警方提醒:复工复产期间谨防电信网络诈骗“新花招”
新华社乌鲁木齐3月10日电(记者于涛)当前,新花招正值复工复产时期,警方谨防新疆警方从近期破获的提醒案件中发现,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非接触式复工、复工复产居家隔离等情景,期间实施新型电信网络诈骗,导致一些群众遭受不同程度的电信财产损失。
为提高广大群众的网络防范意识,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梳理了近期4个典型的诈骗诈骗类型:
一是宣称低价出售防疫物资。不法分子利用复工复产期间,新花招口罩、警方谨防酒精、提醒消毒液等防护用品紧缺之际,复工复产通过微博、期间微信、电信QQ、网络直播平台等发布虚假信息,打着低价的幌子,诱骗受害人转款购买,收到货款后便拉黑受害人,实施诈骗。
二是利用网络授课平台诓骗钱财。当前,很多中小学校利用网络平台给学生们上课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潜入班级的微信群、QQ群,将头像改换成班主任老师的头像,假借开展线上教学,以收缴教材费、培训费等为名欺骗学生家长转账汇款,实施诈骗。
三是宣称可以“无抵押”放贷。不法分子发现一些企业在复工之初资金紧张,便发布“无抵押”“无担保”“低利息”“放贷快”等虚假贷款信息,吸引受害人进行贷款,再以收缴“保险费 ”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为名,诱骗受害人转账汇款,实施诈骗。
四是宣称招人在家“刷单”做兼职。不法分子通过短信群发、微信、QQ朋友圈等形式发布“刷单”“刷信誉”等兼职工作广告,打着“足不出户、日入百元”的幌子诱使受害人参与,一旦受害人上钩,便以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给自己转账汇款,随后消失,实施诈骗。另外,所谓的“刷单”“刷信誉”行为本身就涉嫌诈骗。
公安部门提醒,在当前的复工复产时期,广大群众应进一步提高警惕,切勿被不法分子欺骗。如有群众发现自己已上当受骗,可立即报警,并收集通信记录、聊天记录、转账记录等,为警方破案提供合法有效证据。
责任编辑:24
- [2025-05-22 05:15]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
- [2025-05-22 05:07] 推进质量强国建设
- [2025-05-22 05:07] 河南三门峡举办公众开放暨消费体察活动
- [2025-05-22 05:00]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举行新闻媒体座谈会
- [2025-05-22 04:51] 河南鹤壁召开2025年“3•15”活动部署会
- [2025-05-22 04:47] 福建泉州:指导设备复工,助力企业复产
- [2025-05-22 04:43] 西安雁塔:推进放心消费建设 设立共享法庭服务站
- [2025-05-22 04:42] 福建2024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.1亿元
- [2025-05-22 04:34] 湖南将3月确定为“共筑满意消费”年主题宣传月
- [2025-05-22 04:27] 湖南省发布消费提示:室内加热器尽量单独使用一个插座
- [2025-05-22 04:14] 湖北出台校外供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
- [2025-05-22 04:13] 吉林龙潭: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
- [2025-05-22 03:56] 广西凭祥开展节前药品安全检查
- [2025-05-22 03:40] 广西凭祥开展节前药品安全检查
- [2025-05-22 03:37] 黑龙江绥化专项整治化肥产品市场
- [2025-05-22 03:26] 广西南宁发布春耕消费提示:谨慎购买游商销售的农资商品
- [2025-05-22 03:22] 北京石景山:开展机动车检测专项检查 确保市民安全出行
- [2025-05-22 03:21] 福建漳平:规范节令食品销售 排查集体聚餐风险隐患
- [2025-05-22 03:20] 河北唐山:提振消费信心 打造更多放心消费场景
- [2025-05-22 02:49] 守护游客好“食光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