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次“双收”迎增收——安徽部分地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获记
金秋十月,双收淮河两岸,首次收安秋收秋种正忙。迎增在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杨湖镇,徽部合种获记种粮大户赵化正忙着摊晒新收的分地玉米和大豆。今年颍上县首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豆玉勇于尝鲜的米带他种植了近1300亩。
4行玉米、状复植收6行大豆间作套种,双收赵化一有空就去查看生长情况。首次收安由于大豆和玉米的迎增除草剂相克,打药时,徽部合种获记他安排工人在大豆带和玉米带之间设置了隔离带,分地同时在喷雾器的豆玉喷头上加装防护罩。经过精细管理,米带试验初见成效。
“尽管今年高温干旱给农作物生长带来影响,但仍达到‘玉米不减产(或少减产),多收一季豆’的预期效果,玉米平均亩产400余公斤,大豆平均亩产150公斤。”赵化说。
为试验不同品种对新种植方式的适应性,他选择了3个大豆品种进行复合种植。试验发现,耐密植、耐阴性强的大豆品种产量更高。
“颍上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约8000亩,从目前秋收实效看,总体实现预期目标。”颍上县农业农村局农业股股长张启明介绍,这种种植方式是根据大豆和玉米的生长特性,采用大豆带与玉米带间作套种,利用植物边行效应,增加玉米种植密度,实现作物协同共生、一季双收。
今年是安徽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,各地纷纷响应,助力农户稳产增收。
据安徽省亳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雪介绍,该市建立“技术包保+乡镇包保”双包保责任制,抽调技术包保人员175名、乡镇包保人员443名,实行全程化技术指导,“我们还及早备足种子、肥料、农药、农机具等,确保种植任务落到实处。”
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漆园街道办事处,收割机手正在收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块。(新华社发)
刚收完大豆、玉米,曹飞勇抢抓农时,紧接着种上了小麦。他是亳州市蒙城县小辛集乡双李村的种粮大户,流转种植约200亩地。在政策鼓励下,他今年拿出60亩地探索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,“复合种植的好收成,让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。”
“亳州市共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856个,播种面积达18.8万亩。”吴雪说,据抽样调查,亳州市复合种植的规模种植户玉米每亩平均单产达507.4公斤、大豆每亩平均单产达110.5公斤,效益增长明显,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。(水金辰 姜刚)
- [2025-05-09 04:09] 要保存数据,还是要保修?微软平板电脑主板损坏消费者面临两难选择
- [2025-05-09 04:07] 打传警示录 | 谨防传销披上环保外衣骗人
- [2025-05-09 03:58] “红”茶馆里话新春
- [2025-05-09 03:42] 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、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
- [2025-05-09 03:42] 玻璃手串冒充琥珀手串 深圳市消委会发布双11消费投诉分析
- [2025-05-09 03:41] 桂琼粤闽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食品安全共治共享
- [2025-05-09 03:30] 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
- [2025-05-09 03:26] 【我们这些年俗】撰“联”
- [2025-05-09 03:25] 福州实现中国质量奖零的突破
- [2025-05-09 02:53] “1000万消费保障”无从查证 微拍堂涉嫌虚假承诺
- [2025-05-09 02:48] 极光之夜·大学生微电影嘉年华将在合肥举办
- [2025-05-09 02:40] 极光之夜·大学生微电影嘉年华将在合肥举办
- [2025-05-09 02:28] 假卖防疫物资+境外电信诈骗 他被判了12年
- [2025-05-09 02:07] 【我们这些年俗】撰“联”
- [2025-05-09 02:05] 2万元的“可喜安”治疗仪能治病?
- [2025-05-09 01:56] 村子很“潮”:安徽归巢游子“唤醒”青山
- [2025-05-09 01:51] 黄牛肉“变身”牛肉粒 “银发族”出游当心低价陷阱
- [2025-05-09 01:44] “提振消费信心”——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
- [2025-05-09 01:34] 微视频《植树时节》主题歌
- [2025-05-09 01:32] “中国联通用户凌晨被异常扣费”报道追踪:扣费已原路退回